“2020年過年的時候,只有一些零星的老年人來置辦年貨。今年,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回家了,來買東西的人在路上‘牽線’走?!甭国Q市場內一家眼鏡店店主楊潔(應采訪對象要求匿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1月27日,大年初六,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啟市”,在舊時是大小商家開市的日子,老板和店員會在這天猛搖算盤,用秤桿敲打秤盤,讓店內響聲一片,取“響響鐺鐺”“大吉大利”之意。在以市標命名的湖北省隨州市的鹿鶴市場內,前來閑逛、采買、進貨的人仍舊絡繹不絕。
新年:買年貨的人“牽成線”
“薯片、面包、玩具鴨子……一共69元?!崩钗谋螅☉稍L對象要求匿名)一邊清點著客戶要進的貨,一邊給店里的消費者結賬。
2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里,三面墻都掛滿了辣條、薯片、面包、可樂糖等各種零食,卷簾門外的空間也沒有浪費,矮桌上擺著些零食和小玩具,兩側的架子上同樣擺得滿滿當當。
鹿鶴市場內每一家百貨批發門店的擺設幾乎都是這樣。
從煙酒禮盒到散裝堅果、水果,從對聯、毛巾、秋衣秋褲再到文具用品,你幾乎能以低于大型超市近一半的價格在這里買到所有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品。以過年待客常吃的開心果為例,電商平臺品牌堅果的價格平均60元/斤,這里報價45元/斤,買的多還能抹抹零。
十年前從廣東返鄉又打了幾年工,李文斌看見有人出租鋪子,便把現在這間店面盤了下來,和妻子、父親一起在這里做起了副食批發生意,一轉眼已是六年。貨從武漢的批發市場進,主要賣給周邊的社區小店、鄉鎮超市等,“來的都是老顧客”。
近三年,線下批發市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今年不一樣了?!澳贻p人都回來過年了,大家也都恢復了拜年、走親戚,來買年貨的人在路上‘牽成線’,店里的訂單也不少,一天大半時間都在忙著清點、打包和送貨?!崩钗谋笳f,“這是個好兆頭,雖然做生意不容易,但相信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p>
挑戰:老生常談的博弈
不過,李文斌覺得,接下來的挑戰還很多,特別是客流量的逐年減少,“現在年輕人越來越習慣網購了,線上買東西方便,也有很多便宜的,線下來買的人自然少了不少”。
線上銷路廣,老批發市場的商戶卻沒有開網店、擴銷路的打算。北京商報記者在鹿鶴市場內發現,市場里除極少數外,其他商家基本都沒有開網店。
楊潔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了原因:這里很多店主都是五六十歲的人,“手機都還沒玩明白,別提開網店”。李文斌年輕些,36歲,但他認為做網店至少需要一個人專門運營線上店鋪,這里大多都是家庭經營,忙不過來。
除客流量相應減少,還有老批發市場的共性問題。鹿鶴全稱鹿角立鶴,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曾都區)曾侯乙墓出土。1989年,原隨州市人大常委會將鹿鶴定為隨州市市標。以市標命名的鹿鶴市場,其歷史比市標定下的時間還要長。
資料顯示,隨州鹿鶴市場建于1986年,建筑多為上個世紀70年代的老房子,許多門店已經“老化”。而在堪稱“老破小”的市場內,高峰期的人流量卻大的驚人。相關報道指出,鹿鶴市場在2015年便擁有900多家商戶,每天近萬人常進常出。
“店鋪和人員過于密集,安全設施不太完善,確實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睋顫嵒貞?,政府之前曾征詢過商戶的意見,計劃把鹿鶴市場搬到規劃好的另一個地方去,但大家都不同意,覺得搬了新的地方可能會導致老顧客流失、離家遠不方便,新地方也不像現在這樣離客運總站近、方便鄉鎮來進貨等。
后經多年改造,鹿鶴市場的安全設施已有所完善。以消防方面為例,2014年6月24日,隨州鹿鶴市場內第一具消防栓安裝完畢,結束了28年沒有消防栓的歷史。當地政府后續也陸續鋪設供水管網和沿線設置消防栓。
一位在市場內經營了20多年的商家唐女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現在市場內每家都備有滅火器,經常會有工作人員來檢查消防”。
未來:也許會沒落但不會消失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大超市或網上購買物品,每逢過年大人牽著小朋友擠在人堆中采買年貨的景象已經成為很多80、90年代人兒時的記憶。
線下的這些老批發市場會逐漸消失嗎?楊潔認為也許會沒落,但不會消失,“現在鹿鶴市場內銷售的主要是生活必需品,大家急需用的時候可以在這里買,尤其是很多對線上購物流程不熟悉的老年人,一直熱衷于逛批發市場”。
“批發市場是老百姓的民生工程,會作為便利消費的服務性市場而存在?!痹诒本┦猩鐣茖W院城市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陸小成看來,這種市場一般都具有自發性,應生活需求而誕生,一般位于人口相對集聚的地方,交通也相對便利,來買東西相當方便,因此非常具有人氣。同時,它不僅是人們購物消費的一個場所,也是人們休閑、聊天、交往的重要場所,從批發市場可以看出當地的經濟活躍度,是當地經濟發展很好的一個支撐點。而這種向鄉鎮流通的屬性,也帶動了鄉鎮的經濟發展。
“批發市場和網店之間的競爭,實際上也就是現在討論比較熱的實體經濟和網絡經濟之間的博弈。”陸小成直言,兩者都各有優勢,線上有線上薄利多銷的優點,線下也有線下看得見、摸得著的優點,雙方不可能完全被取代,可以互補發展。線下批發市場可以在保留自身特質的同時,通過電子功能的切入實現轉型升級,形成新一代的批發市場,做大做強也很有希望。
“老批發市場承載了很多文化傳統和歷史記憶,如果搬遷應考慮多方面的需求,特別是當地消費者的意愿,如果對生活服務的改善沒有很大幫助,老批發市場的搬遷會阻力很大,應慎重考慮,在搬遷前可就周邊交通設施、公共服務如停車,內部條件如通風等加以改善。”陸小成建議。
“如果遇到別的機會也許會考慮做別的生意,但沒有大變動的情況下,至少未來幾年還是會一直在鹿鶴市場從事副食批發?!崩钗谋笳f,“堅守一定會有收獲?!?/p>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陸珊珊/文并攝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