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益面前,人心往往是難以預測的。
一些“唯利是圖”的廠商,為了降低其原料、生產成本,在加工艾制品中摻雜雜質,這些外觀因素看似符合生產檢驗標準,但實際上卻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其艾制品中艾葉原料的純度,或許只有廠商才自知。
什么是雜質?市面上廠商較常添加的雜質有哪些?
其實,九宮艾上篇講述到如今市面上流傳的鑒別艾條的方法是否有效中就有提及,如制艾過程中添加了黃粉、其它蒿草、蘆葦葉、秸稈粉等非艾葉原料。

今天,九宮艾就來跟大家扒一扒,艾條中較常添加的雜質,及其是如何逃過檢驗標準的。
添加艾桿
首先,九宮艾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艾絨是通過艾葉打出來的,還是艾草打出來的?
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艾葉。
《本草綱目》中記載:“艾以葉用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艾灸療法中主要以艾葉打出來的艾絨為原料,而并非是全棵用藥。打絨從古至今所記載的一直都是使用艾葉,并且日常用藥,也沒有使用艾桿的記載和經驗。
那么我們試想一下,全棵艾草打絨的產出率比艾葉打絨高多少倍?又有多少艾產業企業是完全使用艾葉進行制作艾條或艾柱的呢?
目前艾葉市場的收購價格大約在6-10元/kg,而一噸艾葉的出絨率大約在300公斤左右,
大可忽略制艾的人工成本不計,單計算艾葉原料的成本……這樣的成本差價,會讓不少的廠商懂小心思。
如何鑒別是否是全棵艾草打出來的絨?
艾桿子中的纖維含量,使得艾絨比較有彈性,而且觸感會像棉花一般,比較軟、蓬松。
此外,艾絨比例不高,肉眼可見的很多白點子,其實這些是艾桿子里面的“白芯”。但一些打著高比例的艾絨,打絨遍數多了,自然也很難看到白點子了,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商家生產高比例艾絨的原因。
所以,艾絨要買一捏成型,比較結實的。

添加其它蒿草
水蒿、藜蒿、水蒿、青蒿等與艾草相似,其價格遠遠低于市面艾草價格的,而這些蒿草本身也是含絨毛的植物,隨著艾條需求的增長,原料價格也隨著上漲,一些動了“小心思”的艾條生產商,會在艾葉中摻雜其它蒿草來以次充好。
添加紙箱末、蘆葦葉、秸稈粉
為了讓艾絨盡可能呈現出土黃色或金黃色,會添加一些類似于土黃或金黃色的雜草雜物,常見的有蘆葦葉、桔梗粉甚至是紙箱末,更有一些“不良商家”添加色素,總之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可能是某些商家的慣用手法。
都知道,艾灸主要是借助燃燒艾條的溫和熱力和艾葉的藥性作用,起到防病治病、養生保健的綠色養生療法,以上在艾葉中摻假的艾條,但會大大降低艾灸的效果。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