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以下是過去一周內3D打印行業發生的事情,包括“大事件” 、“行業動態” 、“趣制造” 、“融資/并購” 、“新產品”等內容。
—— 大事件 ——
陜西重點發展3D打?。号嘤|級增材制造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3月26日,為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戰略機遇,扎實推進陜西省千億級增材制造產業創新集群培育,加快推動增材制造產業聚鏈成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陜西省發改委特制定印發了《陜西省培育千億級增材制造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的通知,構建“一體五翼多點”產業發展格局,圍繞集群化、生態化,推進上下游創新鏈和產業鏈協同融合發展。
—— 行業動態 ——
AMPower報告:2023全球工業級增材制造市場規模達105億歐元近日,增材制造咨詢公司AMPower發布2024年市場報告,指出2023年工業增材制造市場規模達105億歐元,涵蓋金屬與聚合物設備、材料及零件制造服務。報告預測,至2028年,該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到13.8%。王華明院士團隊與雄安合建增材制造創新中心雄安科技產業園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院士團隊探討在雄安新區設立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國家工程實驗室創新中心及產業化基地。該平臺聚焦高性能金屬結構新材料及增材制造技術,已在國際上取得關鍵技術突破,如高品質鈦合金承力構件的制造。
—— 趣制造 ——
三迭紀第三款3D打印藥物D23獲批IND3月29日,三迭紀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了公司3D打印藥物產品D23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D23成為第三款在國內獲批進入臨床的3D打印藥物。D23基于3D微結構調釋平臺開發,以簡潔的3D打印工藝和微結構設計實現復雜制劑的開發和生產。Frozen Music將音樂轉化為有形的3D打印雕塑耶夫勒交響樂團、設計師Julia Koerner和策展人Andreas Vierziger合作,推出“凍結的音樂”項目,將音樂轉化為三維雕塑。這一創新項目通過將音樂實體化,讓人們以觸覺和視覺全新體驗音樂,深化了對音樂藝術的理解和感受。
—— 融資/并購——
剛剛,這家光固化金屬3D打印公司被收購近日,Greene Group Industries(GGI)完成了對Holo資產的收購。GGI原本以金屬注射成型(MIM)生產復雜部件聞名,現整合了Holo的PureForm技術,擴展了在原型和批量生產中使用增材金屬制造的能力。Holo的技術特點是使用高分辨率的數字光處理(DLP)技術,結合了金屬粉末和光敏聚合物粘合劑的創新混合物。Seurat獲得9900萬美元C輪融資,英偉達領投Seurat是一家大面積脈沖激光粉末床熔化技術提供商,近日獲得Nvidia-英偉達的NVentures和氣候投資者Capricorn共同提供的9900萬美元C輪融資,估值達3.42億美元。該資金將用于部署本地3D打印工廠,支持制造業脫碳,并在NVIDIA和Capricorn的支持下,加速金屬3D打印技術從原型向生產的轉變。
—— 新產品 ——
起迪推出最新款Q1 Pro,專業級性能的消費級3D打印機起迪科技繼QIDI X系列Smart3、Plus3和Max3后,推出新款3D打印機Q1 Pro,這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款配備有主動腔室加熱功能的消費級3D打印機,首發價格僅為2399元。這也可能將成為起迪科技開拓國內市場的一張極具競爭力的新名片。
—— 前沿技術 ——
3D打印用于真實復制人耳韋爾康奈爾醫學院與康奈爾工程學院科研團隊,利用組織工程與3D打印技術制作出極其逼真的成人人耳復制品,成果發表于《生物材料學報》。研究通過特殊處理去除免疫排斥成分的動物軟骨,填充至基于個人耳朵數據設計的精細3D打印耳形塑料支架中,開創了醫學美容和再生醫學的新方向。3D打印納米粒子助力開發即時變形材料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副教授Wendy Gu領銜的團隊,運用3D打印技術,成功制造出大批難以生產的納米粒子,為開發能即刻變形的新型材料打下基礎。該研究成果已發表于《自然·通訊》。通過改變納米粒子的排列,這種材料能在數分鐘內實現不同狀態的快速轉換。以上就是本期3D打印周報的所有內容,感謝大家關注收看,下周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