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邯鄲日報
本報記者 李藝璇
在館陶縣“艾草小鎮”天河村,一株株不起眼的小艾草,經過大規模開發種植,精細化加工,已經成為了一個新興的富民產業。該村艾草種植達430畝,年收益達到1700多萬元,一條集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正逐步發展壯大。
該村依托規模種植,大力開發艾草深加工產品,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由艾制品公司負責提供手工艾絨、手工艾條加工設備和技術指導,村委會負責發放艾制品原材料、回收成品。農戶每人每天可加工600根艾條,工籌 100-150元。天河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恩昭,為推動黨員群眾“上產業鏈、進合作社、入產業基地”,先后招引館陶縣艾草協會、河北彭艾堂艾產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邯鄲市艾陶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入駐天河村。
“以前我們種植傳統農作物每年收入才幾千塊,現在種植艾草收入翻了十幾倍,而且黨的二十大給我們農民送來了好政策,來年我要擴大艾草的種植規模,我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天河村的艾草種植大戶王恩興激動地說。
在艾草小鎮天河村展覽大廳,用艾草制作的艾條、艾絨被、艾柱、艾貼、艾絨枕頭、艾草洗手液、足浴粉等產品有百余種,琳瑯滿目?!斑@些產品銷量一直不錯,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像艾草足浴粉1個月就賣了20多萬袋?!蓖醵髡炎院赖卣f。
現在,天河村每條街、每個胡同、每個庭院,都種有艾草,村民們每天都在忙著制作艾絨、艾條,足不出戶就可以增加收入。
“我們村老一輩就有很多人從事彈棉花,現在我們將艾絨與艾產業與彈棉花有機結合,研發制作成艾絨被,該產品具有通經活絡、祛濕安眠的作用,讓消費者在睡眠中享受健康,產品遠銷河南、山西、陜西、內蒙、新疆等地,年銷量10余萬條。”王恩昭介紹道。
為提升艾產業影響力,館陶縣推廣“木石相擊、反復杵搗、篩曬成絨”的古法制絨方式,自主研發制造了挑選臺、古法錘絨機、篩絨機等彭艾古法手工制絨設備,制出的艾絨具有絨線長、性溫味醇、灸時燃燒慢、穿透力強等優點,受到市場歡迎。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近年來,館陶縣結合本地中醫藥產業發展,因地制宜發展艾草產業,立足全產業鏈提檔升級,統籌推進艾草種植、艾產品銷售、商貿流通等領域發展,加快艾產品產業化、現代化。目前該縣種植艾草面積2萬畝,建設了艾草小鎮天河村、艾草檔案館、館陶艾草產業園,培育了3家大型艾草加工企業、5家艾灸培訓機構和11家中高檔灸療館?!梆^陶艾草”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河北省農業農村廳評定為“河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列入河北省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扁鵲計劃”。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