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艾灸做大的制約是什么?是時間還是金錢?都不是,而是好的艾條!如果你不這么認為,那只能說明你并不了解“艾條”造假的這潭水,這潭水不是深,而是深不見底。我在創立品牌之初接觸了大量的艾條工廠,認識到了這里面的“套路”與“手法”花樣頗多,他們美其名曰“工藝”,實際上是不可見光的騙術。今天,我就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造假花樣:
一、低端造假,對人危害最大
你能想象嗎,我們使用的艾條或者艾柱是下面這些原料做成的!這就是一些枝干、秸稈、草稈,利用攪碎機一遍又一遍的將這些原料打的非常非常碎,就是讓你看不出這到底是什么!因為這些原料沒有艾草的味道,所以他們會在碎屑中再加入調料調味,這都是一些化學調味劑,別說治病了,不致癌就算不錯了!如果燃燒起來,化學成分散發變質,對人體肯定是沒有益處的!
辨別方法:這些艾條沒有真正艾絨的粘黏特性,揉起來比較疏松,而且顏色不像真正的艾條那般有“黑點”,而是顏色極其單一,這是為了造假而不得不攪成碎屑的緣故,下面這個艾條是公認的艾條中比例最高的“黃金艾絨”,即使如此,它的艾絨中依然能夠看到些許的“黑點”,這反而說明了艾絨的真實性。
我們再聞一聞艾條的味道:如果刺鼻、無味、過于香,那說明這個艾條是假的,天然的艾香是不刺鼻的艾香,通過加工成絨的工藝可能有熱量使得艾的成分有所揮發,但絕對不會讓艾草的香味消失,也更不可能變得更香或者變味。如果不確定,可以拿起艾條燒一下,味道依然刺鼻,說明這艾條必假無疑!
二、用蒿草冒充艾草
不論是在湖北還是河南南部,這里的艾草大多種植在溝壑邊的開墾地中,因為這里的水濕非常適宜種植艾草,而且不用多次灌溉,并基本保持了艾草的野性與天然性,相較于種植園種植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過,這樣的地方同樣給了蒿草植物的生存空間,而且長勢與種植成本明顯優于艾草。
于是,在艾草種植的地方需要人力反復的清除蒿草,這樣才能保證艾草的生長。但是,一些商家不能管理的這么細致,導致艾草與蒿草一并打包加工,這嚴重降低了加工后艾絨的品質。就是因為艾草與蒿草傻傻分不清楚,一些黑心廠家直接將蒿草偽裝成艾草進行加工販賣,而且加工后的樣子難以分辨。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套路,這些蒿草生存能力更強,管理成本更低,只有艾草價格的1/3,甚至1/4,這樣的價格當然是有誘惑力的。只要消費者認為他們賣的就是艾條,再對比一下價格,你就知道真艾條面臨的生存壓力有多大了。
辨別方法:這樣的假艾條辨別方法一般靠聞氣味,一是聞艾條的氣味,二是聞艾條燃燒時艾煙的味道。當然,你首先要知道真艾條的氣味是怎樣的,這樣才能夠進行區分。
三、大量摻入邊角料
艾草在碾碎的過程中,會有一個專門屯裝艾草灰塵的地方,這個灰塵本該當做廢料被拋棄,但是就有不良的廠家在這上面動了“歪腦筋”。由于這些艾塵顏色接近優質艾絨,而且有艾絨粘黏的特性,所以一些廠家就直接用低比例(5:1)的艾絨與其摻雜,直接“改頭換面”成了30:1的“高品質”艾條。
因為這樣的艾條都是用艾草的成分制成,因此它具有真艾條的顏色與氣味,迷惑性非常的大,如果不是業內人士很難區分出來。
辨別方法:將這樣的艾條揪出一部分放在白紙上,使勁的揉搓,如果出現大量的掉渣,這說明這樣的艾條是用廢渣合成的。如果不放心,就將艾條進行燃燒,如果燃燒的時候出現艾灰不停的“掉渣”,基本上就可以確定這是假的艾條了。
四、偷換概念,鉆規范空子
買艾條時最常聽到的就是艾條的比例問題,什么黃金艾條了、優質艾條了、普通艾條了等,還有什么15:1、25:1、35:1(指加工出一公斤的艾絨需要多少公斤的艾葉重量)等;然后就是幾年陳艾的問題,大多都是宣傳的3年陳艾,再有就是5年陳艾、10年陳艾等。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信大多數的消費者并不知道這些宣傳手法中究竟藏了多少套路。
關于艾絨的比例問題,這個在市場規范上沒有一定的標準,基本上就是商家在各說各話,即使是資深的艾灸用戶也并不清楚其中的具體標準。我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30:1的艾條,有的商家宣傳宣傳的是“30公斤艾草加工成1公斤艾絨”,仔細品讀這句話,這其中就有個隱蔽的“套路”。
因為“艾草”與“艾葉”原料上完全不同,艾葉只是艾葉,艾草包括了艾草的葉、枝梗,甚至草根,兩者同樣都是加工出1公斤的產品,品質確實天壤之別,相信你在之前并不清楚這樣的“套路”。
看到某寶上有商家宣稱60:1、100:1的艾條,業內人士看來是基本吐血的,因為艾絨公認最高的比例也就35:1,比這個再高的比例能做出來,但因為碾碎過程中會產生熱量的緣故,艾的成分揮發的程度就會增高,而且艾絨太碎后難以粘黏,使用的時候會出現掉渣現象,所以艾絨最高也就是35:1的黃金艾絨了。明顯可以看出有些商家的比例是虛假宣傳,但再看看他們的價格與銷量,也就沉默了......
關于幾年的陳艾上,很多商家宣傳的是“10年陳艾”、“8年陳艾”等,這些完全也是在蒙蔽消費者,艾條最好是使用三年的陳艾,時間短了烈性太強,時間久了藥性揮發太多,前者可能傷筋脈,后者灸后效果打折,所以陳艾這方面一定是使用三年艾最好。
什么10年艾,8年艾,這完全是糊弄消費者罷了。試想一下,艾草存入倉庫,要防潮、防蟲,放置的時間越長商家成本越高,在明明知道艾條三年最佳的情況下,他們依然放置8年、10年再加工,這可能嗎?也許,我們只能用虛假宣傳來解釋了。
總結:目前艾條這塊的市場還是比較混亂的,能做好艾的商家可謂鳳毛麟角,消費者試錯的成本也是比較大的。這畢竟是與我們的健康相聯系的,希望消費者不要貪圖便宜,不要輕信宣傳,希望能夠用我們今天所教的辨別方法來驗證一下:自己正在使用或者將要使用的艾條,到底是不是好的艾條。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