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安
康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今日端午, 又到了劃龍舟、吃粽子的時節。來,讓我們一起品味國人的浪漫情懷和綿長文脈。
端午尋根 文脈綿長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歷經千年傳承至今。作為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棹影斡波、鼓聲劈浪中舉行龍舟賽,品嘗軟糯可口的香粽,門上掛艾草和菖蒲……端午節生動印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已成為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情感的重要載體。
回望五千年中華文明,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span>
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
端午習俗 傳承千年
五月五,過端午,掛香包,插艾草。
“很多地方端午節有掛香包的習俗,將香包佩戴在腰間、胸前,可驅邪避暑?!倍宋缜?,80多歲的王秀英纏絲繞線,精心制作小香包。王秀英手上的香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徐州香包”代表作品。
王秀英和孫女孫歌堯展示“針棒香包”制作技藝。
6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徐州馬莊村,走進村里的香包制作室,買下一個王秀英制作的中藥香包,笑著說“我也要捧捧場”。
這讓王秀英很觸動:“總書記的‘捧場’讓我很受鼓舞、更有自信,下定決心好好傳承?!?/span>
和“徐州香包”一樣,端午習俗代代傳承。
香囊或方或圓,粽子有咸有甜,龍舟可長可短……我國各地端午習俗不盡相同,卻都寄托了人們驅邪避疫、祈福納祥的美好愿望,承載著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訴說著一個千年文明古國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慶文化。
2022年7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同《瑪納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一起。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強調要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進入新時代,包括端午在內的非遺保護工作不斷加強。目前,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2021年,在東京奧運會上,龍舟作為展示項目亮相奧運賽場,標志著龍舟啟動了入奧程序。與傳統龍舟相比,精心研發出的競技型龍舟更具設計感和速度感。今年,龍舟作為正式比賽項目,也將亮相杭州亞運會賽場。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端午節文化習俗在不斷傳承中創新發展。
文化基因 植根內心
端午節,道一聲端午安康。
古人認為,農歷五月,毒蟲滋生、瘟瘴易發,正是“祛病防疫”的關鍵期。東漢文獻中就有關于農歷五月五日人們防病防疫的記載。端午節傳遞著人們對風調雨順、生命健康的強烈愿望,也蘊含著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追求。
天人合一、萬物并育,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生態理念。
端午佳節,龍舟競渡,源自古代龍圖騰祭祀的儀式。從最初的祈求福佑到如今成為群眾喜愛的體育活動,其團結協作、自強不息的文化內涵一脈相承。
近日,來自中國臺灣彰化的屈氏后裔與湖北宜昌秭歸屈原故里的屈氏后裔相聚一堂,共話端午、共祭屈原、共敘鄉情。
不久前,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列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諸多重要元素——
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厚德載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濟倫理,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生態理念,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執兩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維方法,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
傳承千年的端午節所體現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流淌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血液里,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绷暯娇倳浽@樣深情告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也為波瀾壯闊的時代長河注入源頭活水。
精神血脈 賡續不絕
粽葉飄香,又念屈原,這是端午綿長的文脈,也是在思接千古的家國情懷中積蓄前行的力量。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發出了宏遠的“求索之問”。他的愛國精神、進取精神、探索精神,隨著時間推移和時代變遷而不斷與時俱進,賡續不絕。
今天紀念屈原,是為了尋找古人精神與當下需求的連接點,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與時俱進之路徑,用屈原精神為生民“塑心”,為實踐“立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绷暯娇倳浂啻我们拿洌奈韬图钊h全國各族人民勇于變革、勇于創新,風雨無阻、勇敢前進。
2013年6月12日,恰逢端午佳節,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太空吃上了美味的粽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痹谥袊茖W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總書記引用屈原這句話激勵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強烈的創新信心和決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十多年來,“上下求索”在中華大地化為不斷向改革深水區進發、不斷向創新創造進軍、不斷向困難挑戰進擊的生動實踐?!胺晟介_路、遇河架橋”成為人們前行的姿態,“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砥礪了中華兒女的優良品格。
粽香氤氳的家國情懷熔鑄在中華民族精神血脈里,也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時代價值。
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中國人民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堅持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啥是龍舟?
6月22日,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提到端午元素,除了大家年年爭論的甜咸粽子,就數賽龍舟最出名了。作為端午時節重要的文化活動和競技運動,賽龍舟其實不只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劃劃船那樣簡單。
品讀端午
河南粽子香飄海外
本報記者 孫靜
又到端午粽飄香,遙寄游子解思鄉。記者6月20日從鄭州海關獲悉,今年以來,該關共監管保障河南出口八寶粽、蜜棗粽等277.5噸,貨值517.2萬元,出口市場涵蓋美國、日本、沙特阿拉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河南美食持續豐富“世界餐桌”,其中,粽子出口需求一路高漲。為推動全省更多特色優質粽子品類走出國門,鄭州海關多措并舉,助力粽子生產企業出口“換擋提速”。
日前,思念食品出口到澳大利亞的一批440箱、2.1噸的速凍粽子,在歷經20余天的航程后,運抵悉尼港?!岸嗵澚肃嵵莺jP簽發的官方衛生證書作為‘護照’,我們這批貨物才能按照澳方進口要求快速通關,趕在端午節前順利進入澳方市場?!彼寄钍称吠赓Q經理楊樺說。
據了解,國外許多國家對食品進口都有著嚴格的限制標準,除了產品質量,標簽、封裝方式等也均有相關要求,且會動態調整,若企業了解信息不及時,貨物達不到進口國標準,抵港后便無法通關,會造成較大受損。
為幫助企業打破技術性貿易壁壘,鄭州海關主動收集國外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準確掌握糯米、豆類、肉、蛋等粽子主要原料的要求,及時指導企業合規生產。通過開展轉基因、獸藥殘留、微生物和污染物等安全衛生項目檢測,確保產品符合進口國相關要求。此外,為保障出口粽子以最快速度通關,鄭州海關為企業提供“7×24”預約通關服務,并采取“提前申報”“預約查檢”“證書云簽發”等智慧手段,提升粽子通關效率。
“在助力本土粽子‘走出去’的同時,我們更要推動本土粽子品牌‘走出去’,進一步增強河南食品企業的海外競爭力?!编嵵莺jP食品安全處處長沈莉介紹,為加強對河南知名食品品牌出海的保護,鄭州海關主動送政策上門,向知名食品企業宣講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政策和用處,從權利人審核到具體IP備案申請,指導企業完成商標權備案,為“河南牌”粽子出海貼上“護身符”。
一株草撬動百億產業
本報記者 劉曉陽
每到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有使用艾草的習慣,或插于大門之上,或制作成香囊。
6月20日,在南陽藥益寶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忙碌景象。在產品展銷大廳,艾條、艾柱、按摩精油、洗護產品、艾絨家紡、艾灸家具……各種艾草產品琳瑯滿目?!拔覀兊陌a品供不應求,尤其是節日臨近,訂單更是呈現‘井噴’狀態,生產線幾乎沒停過?!痹摴矩撠熑瞬楹楦墩f。
“品質是決定艾草藥效的關鍵。品種、產地、栽培技術、藥材生長年限、藥用部位、采收時間和季節、產地加工、炮制方法等都是影響其品質的重要因素?!眹抑兴幉漠a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梁慧珍說。
長期以來,南陽艾草生產大多延續傳統的粗放經營管理模式,存在種苗混雜、退化、水蒿嚴重、抗病性差等現象。新品種選育、種苗繁育及其標準化生產等方面存在的技術問題,成為制約艾草產業規范化生產、艾產品提質的瓶頸。
近年來,在河南省重大專項“道地宛藥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和省“四優四化”優質中藥材專項支持下,省農科院集聚市縣各級農科系統專家,協同攻關,先后選育出“鄭艾2號”“鄭艾3號”“鄭艾14號”“南陽艾8號”“南陽艾9號”等艾草新品種,這些新品種的出絨率高、揮發油含量高、產量高,滿足了不少艾加工企業的生產需求。
“只有加強對種植、加工、生產和流通等環節的規范化管理,藥材的質量才能得到保證?!绷夯壅湔f。針對當前艾草生產中存在的品種混雜、退化等問題,省農科院中藥材專家團隊在南陽等地示范推廣精準除雜、倒茬重栽、平茬促壯等標準化種植技術,促使示范田艾草植株整齊度高,利于機械化采收,實現艾草從種植到收獲各個關鍵生產環節的標準化,從源頭上為艾產業的發展提供優質原料。
科技賦能推動艾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南陽,一株艾草撬動一條百億級現代農業產業帶,并朝著一、二、三產業融合態勢發展。南陽艾草種植面積達30萬畝,“南陽艾”產業原料生產占全國85%以上,各類艾制品生產占全國市場的70%以上,“南陽宛艾”區域品牌正在逐步打響。
除了南陽,我省還有多個地方也有艾草種植。湯陰北艾,也稱九頭仙艾,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在湯陰、洛陽、平頂山、濟源、駐馬店等地均有分布。梁慧珍告訴記者,隨著近年艾草在國內市場出現消費熱潮,艾草產業已逐漸成為我省多地帶動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來河南“粽”享嗨玩
本報記者 溫小娟
今年6月22日,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假期,河南多個文化文博場館、旅游景區推出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讓觀眾游客體驗端午節里濃濃的文化味兒。
讓觀眾充滿期待的是,6月22日端午節當天,河南博物院首次夜間開放,舉辦“端午夜未央”主題活動。此次活動挑選了三個展廳開放,同時開展文物打卡蓋章、“華服來潮”換裝秀、華夏古樂端午詩樂會、“饕饕食集”等豐富多彩的互動品鑒項目,還有宋代點茶、端午香道等深度體驗,讓觀眾在端午之夜沉浸在館中——“尋龍”“賞樂”“著華服”“品美食”,領略端午文化內涵的傳承,享受一場獨特的文化盛宴。
端午節是集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于一體的民俗節日。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專門推出“探”仰韶、“折”香囊、“編”彩繩、“繪”涼扇等活動,在講解員帶領下,觀眾可在博物館里探尋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親手制作小香囊,編制五彩花繩、制作清涼扇,為家人祈福納吉。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贊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端午節期間,鄭州圖書館除了正常開放外,還精心組織20余場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閱讀推廣活動,將推出“濃情端午經典傳承”“話說端午節及節日遺產保護”兩場公益講座,以及親子活動非遺項目之“濃濃端午情,趣味中國結”,小朋友和家長可以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一起學習中國結的制作。此外,還舉辦端午節民俗知識答題活動,以及“四季童讀”新書推薦展等,讓讀者更真切地體會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端午節假期,觀眾到鄭州美術館新館可免費欣賞“刻痕·印象”青島市美術館館藏中外版畫精品展、“中原畫風·河南省優秀青年美術作品提名展”、“可觸摸的記憶——江蘇省美術館藏藝術檔案文獻展”等展覽。
記者了解到,全省各地景區面向端午節假期和暑期旅游紛紛“放大招”,發布了諸多優惠政策和特色活動。
6月22日,鄭州建業電影小鎮將推出國風端午“粽”情嗨主題活動,讓國風民俗與新潮玩法創意融合,贈送五彩繩、清涼水球大戰取香囊、國風漢服大巡游以及精彩古典戲法,晃梯、飛人等傳統雜技熱烈上演,為游客帶來一場沉浸的端午體驗。
為更好滿足游客消費新需求,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創新打造別樣魅力的“夜經濟”產品,6月21日,“夜幻城”暑期檔將正式上線,同時推出長達68天的“夏日焰火大會”,讓游客在絢爛的煙花下許下心愿。
開封清明上河園推出“千年粽子展”,帶游客了解各個朝代粽子的特點與故事,游客還可體驗投壺、射五毒、套圈、旱地龍舟、包粽子等游戲。更熱鬧的是,該園區“萬粽迎賓”活動回歸,宋代“皇帝”攜“后宮嬪妃”、“文武百官”穿越而來,與游客共度端午品香粽,共祈安康。巡游中,還有一群“車夫走卒”為沿途的游客發粽子,贈雄黃酒。夢回千年過端午,步入畫卷游清園,來這里感受一場傳統端午盛宴吧。
大家都在看
?報志愿有用!教育部發布全國高校名單
?房貸降息來了!
?為保護兒子,她連刺丈夫三刀,法院判了,無罪!
?老師要求中學生棄考?教育局
來源:河南日報、河南日報微博、新聞聯播微信公號、人民日報
監審:屈芳
審核:屈曉妍
責編:苑海震 張遠 趙霄翔
關注
責任編輯: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