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艾博會·尋艾中國代表團一行前往江西省南昌市,全城尋訪涉“艾”類門店,深入了解當地艾草、艾灸產業發展狀況。
本次尋艾之旅重點圍繞紅谷灘區、東湖區、西湖區、青山湖區等南昌市主城區一帶,掃街地毯式走訪調研數百家艾灸門店、健康門店、推拿門店、中醫館等。
和一線城市廣州的情況頗有不同,代表團在走訪過程中發現:
南昌艾市場群眾基礎較好,但涉“艾”類門店數量不多;
手工灸及儀器設備兼有,客戶可據實際需求選擇;
中醫行業與艾灸行業結合緊密,多家中醫院大力推崇艾灸項目;
艾品種極具當地特色,孕育獨特食品產業鏈。
1、群眾基礎較好,市場尚待開發
作為江西省的省會城市,南昌似乎一直是一個被忽視甚至被遺忘的城市。很多人不為所知的是,江西省是“熱敏灸”的發源地,擁有5個重點打造的熱敏灸小鎮;還有總投資20億元的“中國?艾城東方艾谷”產業基地。
在代表團走訪的近300家門店中,95%以上的客戶都對艾灸項目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其中絕大部分涉“艾”門店均使用熱敏灸法。
據了解,熱敏灸又稱熱敏懸灸,是不用針、不接觸人體,無傷害、無副作用的臨床針灸替代療法。采用點燃的艾材產生的艾熱,懸灸熱敏態穴位,激發熱敏灸感和經氣傳導,并施以個體化的飽和消敏灸量,從而大幅度提高艾灸療效。
盡管艾草產業(熱敏灸)是江西重點打造的地域名片,但南昌市內的艾灸門店市場卻不如代表團料想的樂觀。
代表團走訪了300多家門店,其中純做艾灸項目的門店占比12%,其他健康類門店占比88%,其他門店中推拿店占絕大部分,另外中醫養生、健康門店、美容門店也占據。
這些門店絕大部分都是個人店,經營者和員工全部不過2-3人。據一家門店老板介紹:我們在疫情期間受到的沖擊還是比較大的,很多投資大的門店沒熬到疫情結束就關門了,反而是我們這種規模小的,能撐的時間長一點。不過疫情過后這兩年又浮現出一批新的門店,可能是疫情讓大眾的健康意識增強了。


















(走訪實拍)
值得注意的是,南昌當地的連鎖類艾灸品牌較為少見,這正是一片尚待開發的藍海市場。“群眾基礎較好,市場空白同時也是藍?!?。
疫情退去,健康產業崛起,艾灸產業也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期。艾灸市場的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勢在必行,而能否緊抓機遇、領跑同行、搶占商機考驗的不僅是眼光還有魄力。
2、艾產業多方延伸,孕育特色產業
代表團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南昌當地醫院對艾灸項目推崇力度很大,尤其是中醫院、中醫診所等均設有艾灸項目。甚至有中醫藥售賣艾草錘、艾草貼、艾條、艾柱等艾制品。
“門店對于產品并沒有特別的傾向性,手工灸也做,儀器設備也會使用,主要看客戶的具體需求”。
在跟一家全國連鎖加盟門店負責人溝通時,他告訴尋艾代表團,盡管業內普遍認為明火艾灸的效果更好,但仍然有人愿意選擇艾灸儀器設備?!鞍脑O備更方便快捷、省時省力,對于一般的客戶也分不出來明火艾灸和儀器設備的區別,大家普遍認為能感受到熱度就是起到了效果”。
不同的用料進貨渠道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性:
可能受地理位置因素影響,艾條、艾柱等艾制品多來自于蘄春供貨,也有部分用量小的門店選擇網上購買;而儀器設備基本上來自廣州等南方地區,以廣州為主。
而整體門店受限于規模和客流量,進貨渠道較為固定,“沒有必要頻繁更換供貨渠道,畢竟用量達不到那么大”。

而值得注意的是,江西當地的特色艾草品種孕育出了特色產業。據當地人介紹,江西省下轄吉安縣盛產可食用艾草品種——鄱艾,還因此孕育出特色艾草食品產業鏈,生產艾草面條、艾草餅干、艾草發糕、艾草饅頭、艾草青團等,形成當地的優勢產業。
這似乎是對當地艾產業的豐富和延伸,特色產品孕育優勢產業,未來更有無限市場尚待開發。
總體來看,南昌的艾產業市場仍處于一片待開發的藍海市場階段——群眾基礎良好,特色項目繁榮,市場空間無限!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