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美妝還能賣爆東南亞?事實和數據表明是的。
2023年,掘金東南亞是美妝創業者心中的“白月光”。大多數品牌還在選市場、開產品和找達人的時候,一家名叫蜚美的廣州企業就已火遍東南亞。
SKINTIFIC,蜚美孵化的新銳品牌,創立不到兩年,儼然成了東南亞版的“完美日記”。
2022年,SKINTIFIC斬獲TikTok Shop全球銷量冠軍,GMV突破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超過3.5億元);旗下賬號Skintific_id,擁有270多萬粉絲,位居全球達人帶貨榜首。
除了TikTok,SKINTIFIC還是Shopee、Lazada和Tokopedia等東南亞電商平臺品類榜單里的TOP1,更是屈臣氏、萬寧等線下渠道里的翹楚。
SKINTIFIC強勢爆紅,也在助推代工廠芭薇股份的IPO進程。今年6月,北交所受理了后者的IPO申報材料。如果順利,芭薇股份將是第一家在北交所上市的美妝企業。
芭薇股份,2006年在廣州創立,過往客戶包括聯合利華、仁和匠心、HBN、丸美和谷雨等。2022年,蜚美迅速崛起,成了它的第二大客戶,貢獻6455.08萬元營收,占比14%。
廣州是中國美妝之都,相關企業近2000家,占全國35%,年產值超千億元(2021年美妝產值1079億元)。它曾以生產代工著稱,近年發力上游研發和下游零售,如今漸成蔚然之勢。
在東南亞,不少爆款美妝背后的操盤團隊和代工廠均來自廣州。類似芭薇股份和蜚美式的產銷組合在廣州并不罕見,比如美尚制造與FOCALLURE、佐伊生物與O.TWO.O等。
走出國門,奔赴東南亞,國貨美妝正在趟出一條出海路。這條路到底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壓艙石。
在美妝江湖,人們常說,中國美妝看廣州,廣州美妝看白云。不過只有少數人真正知曉,這座城市永不落幕的美麗盛會,其實隱藏在三元里的美妝批發市場。
三元里商圈,占地十余萬平方米,佇立著美博城和七大化妝品交易市場(興發、怡發、泰安、鴻發、潤發和順發廣場,及怡發國際)。如果腳步輕快,圍著商圈走一遭,你將會看到化妝品生產流通的所有環節,如原料、包材、研發、設計、銷售、倉儲和物流等。
一位在廣州生活了近二十年的美妝創業者告訴億邦動力,“前店后廠”的繁榮景象早已遠去,如今坐鎮美妝檔口的大多是批發商,俗稱“二道販子”;想要訂大貨的買家,早已直接去了工廠。
中國兩大美妝產業帶,上海是國際大牌區域總部,聚集著頂級生產企業和研發中心,廣州則以中小企業和代工廠為主。短短數十年,廣州美妝工廠的訂單已不再倚重這些批發市場和檔口,美妝的零售渠道也從傳統KA(Key Account,大客戶)和CS(Cosmetic Shop,化妝品專營店)向線上轉移。
不久前,億邦動力走訪興發和怡發廣場,發現幾乎所有檔口都張貼著“網紅爆款” “直播” “工廠直供” “一手貨源” “一件代發”等字眼。他們不僅為抖音、快手、小紅書、淘寶、京東、拼多多、微信等渠道供貨,一些場地寬敞的門店,甚至還為主播提供免費的直播間,儼然轉型為“直播供應鏈基地”和“網紅孵化基地”。
以抖音、快手和小紅書等為代表的內容電商,不僅在廣州孵化出HFP、完美日記、谷雨、溪木源等新銳國貨品牌,還迫使傳統品牌轉型求生。
曾為傳統品牌打下半壁江山的CS渠道,如今成了“尾大不掉”的負擔。比如2018年,即使電商已蓬勃發展,卡姿蘭仍有77%的銷售額來自CS渠道,丸美更是高達86.54%。
不過此后,丸美、丹姿水密碼、韓后、卡姿蘭和溫碧泉等老牌廣州美妝便以“壯士扼腕”的決心,開始了渠道變革。
比如丸美,2021年一次性擴充200多位電商員工,2022年“在董事長直接帶領下戰略性推進線上轉型”。2023年上半年,丸美線上渠道營收8.45億元,收入占比接近80%;特別是以抖音為主的線上直營渠道,同比增長近120%。
新銳品牌崛起,傳統品牌戰略轉移線上,國貨美妝“內卷”升級。今年以來,直播帶貨競爭激烈,投流成本高到甚至讓商家不敢做了。一位創業者告訴億邦動力,身邊不少做新銳品牌的朋友,年初把短視頻團隊砍掉了,因帶貨的ROI只有0.1-0.5。
這使一部分廣州美妝將重點投向海外市場,尤其是東南亞。他們將目標市場瞄向海外,利用廣州美妝的柔性供應鏈能力,以極致性價比的產品征戰國際市場。他們要么是代工廠親自下場做零售,要么是與新銳品牌合作,亦或一同走向全球。
佐伊生物是前者的代表。它的前身為廣州俏倩化妝品有限公司,承接彩妝OEM/ODM業務,2016年以后重點發力自有品牌O.TWO.O(面向都市麗人,魔鏡數據顯示,近一個滾動年在Lazada印尼站銷售額突破365萬元)和BANXEER(面向水潤少女),通過Shopee、Lazada、TikTok、速賣通、美妝集合店和線下批發渠道銷售。
相比于代工廠做自有品牌,更受歡迎的可能是合作代工模式,典型如芭薇股份和Skintific、美尚制造和FOCALLURE、三好科技和Y.O.U等。
其中,FOCALLURE是較早出海東南亞的廣州美妝,主推唇彩、眼影及美妝工具,頗受25-36歲都市女性歡迎。它的成功,無疑很好地啟發了一眾后進國貨品牌下南洋創業,如Skintific、SACE LADY等。
國貨美妝賣爆東南亞,背后是TikTok、Shopee、Lazada、速賣通等跨境電商渠道,以及廣州美妝產業帶優勢供應鏈的雙重加持。不過,這波出海與以往略有不同,首先是內容驅動,其次更注重本土化,然后是布局多個渠道。
去年夏天,HEBE BEAUTY與代工企業三好科技(工廠在清遠,營銷在廣州白云)宣布,在印尼合資建廠。HEBE BEAUTY,出海東南亞的國貨美妝,擁有Y.O.U、Glamfix等子品牌。相比于國內代工+海外品牌的模式,這種新組合也將是一種嶄新出海模式的起點。
2022年8月,聯合利華將全品類生產基地落戶廣州,投資金額16億元。據稱,這是該公司近十年來在華最大投資項目。
無獨有偶,今年1月,寶潔公司宣稱,計劃將國際貿易供應鏈控制中心從歐洲遷至廣東。
不論是兩大巨頭重倉廣州,還是SKINTIFIC、O.TWO.O、FOCALLURE等國貨賣爆東南亞,背后的壓艙石都是廣州美妝產業帶的供應鏈能力。
截至2022年11月底,廣東省持證化妝品生產企業3065家,其中廣州1878家,位居全國第一;同期,浙江591家,上海223家。廣州美妝企業分布最密集的當屬白云區,集聚著近1200家持證生產企業,約占廣州的70%、廣東的40%、全國的近20%。
除了白云,廣州還有“中國美都”花都和“南方美谷”黃埔。20世紀80年代,聯合利華、寶潔公司等巨頭進入中國,寶潔將大中華區總部設在廣州,并在黃埔建起第一座中國工廠。此后多年,由其釋放的代工需求,也催生了廣州及其周邊的美妝代工廠。
“這兩年大家有一個明顯感知,小工廠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有核心技術的工廠正在加速擴張。”一位廣州美妝從業者說。時代變遷,如今廣州的美妝工廠加速洗牌,馬太效應愈加凸顯,一些隱身品牌背后、作風低調的制造型企業,也開始走向聚光燈下。
中通生化是中國第一批做功效實驗室的工廠之一,坐落在廣州番禺大夫山腳下的工業區里,為Y.O.U、丸美、AFU、春紀等美妝品牌代工功效護膚產品。除了代工,它還有三個自有品牌,即專注祛痘的比度克、玫瑰護膚JESS和預防/修護敏感肌的ISASI。
不論是植物醫生、完美日記、花西子等新銳品牌的崛起,還是SKINTIFIC、O.TWO.O、FOCALLURE等品牌迅速走紅東南亞,都跟這些代工企業的蛻變崛起有著莫大關系。
朱洪是中通生化創始人兼總經理,與品牌合作二十多年,他覺得新銳品牌總是“各領風騷三五年”,真正從“從10到100”的屈指可數?!靶袠I的入門門檻太低,大家找一家有制造能力的企業,合作開發幾個品,再圈一個用戶群就開始創業?!敝旌檎f,“但如果沒有技術壁壘和市場教育,很難培養起用戶忠誠度?!?/p>
就某種程度而言,這些大型代工廠是廣州美妝供應鏈的關鍵。它們不僅承擔著技術研發的任務,還是與品牌方合作,向市場推出滿足消費需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除了中通生化,大型廣州美妝大工廠還包括科絲美詩、芭薇股份、天璽國際、天源生物等。
如今的美妝代工廠,更像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承接從市場洞察、產品研發、爆品打造、渠道開拓到消費者反饋的全部環節。比如美中生物,就通過全生物發酵創新技術為客戶提供ODM護膚產品,比如面膜等。
涂桂洪,現年77歲,曾任教于暨南大學生物工程系,現在是美中生物創始人兼首席科研官。2023年5月,涂桂洪現身中國美容博覽會,推介美中生物的最新研發成果。據悉,美中生物可幫助品牌從天然材料提取化妝品原料,并開發獲取發明專利。
不過,構成廣州美妝優勢供應鏈的力量,還包括把工廠布置在周邊,將研發、市場等團隊放在廣州的企業。這種跨越雙城的代工企業,不乏一批產能出眾的公司,比如三好科技、諾斯貝爾等。
諾斯貝爾坐落在廣東中山,主要做面膜、護膚品和濕巾的ODM代工,2022年營收20.78億元。2021年,它在廣州設立研發創新中心以及一個前置的市場團隊,參與市場調研和產品開發。
“我們更像是一個集合了研發、設計、制造和營銷能力的平臺,產業鏈上下游都能在這個平臺實現信息交匯,大家共同開發出更多適合市場的產品,最終滿足品牌的開發需求?!敝Z斯貝爾負責研發的副總裁邱曉鋒說。
國貨美妝賣爆東南亞,背后其實也有隱憂。
2022年7月1日,《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檢查要點及判定原則》正式實施;10月1日,《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管理辦法》正式實施。
新規,不僅對化妝品生產企業的生產設備、生產車間和用水標準等硬件做出具體規定,還要求企業對關鍵原料和產品留樣,做到“全部活動可追溯”。
根據《化妝品觀察》的不完全統計,2022年,全國共計超42萬件化妝品因不符合新規要求被取消備案,廣東省以71%的占比排名全國第一,僅廣州就有近23萬件化妝品不合格被淘汰;在被處罰的近百起典型案例中,廣州企業占比約45%。
千億產業魚龍混雜,既說明化妝品生產門檻比較低,各層次需求頗為多元,也預示著廣州美妝到了不得不轉型的關鍵時刻。廣州美妝,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后逐漸從給大牌代工,走向為不同層次市場生產產品,以至于參差不齊的工廠長期發展壯大。
“即便生活再落魄,人都有生存的尊嚴和愛美的天性。為了滿足低收入人群的產品需求,必然有一批專門生產低成本產品的工廠。”朱洪說,“從工廠的角度來看,大廠不應該歧視小廠,這些企業只要符合國家生產標準,也能發展出自己的客戶?!?/p>
本世紀初,歐萊雅、雅詩蘭黛、聯合利華等大牌入駐上海,進口化妝品源源不斷涌入魔都的百貨柜臺,而國貨在夾縫里艱難求生,大多數本土品牌“知難而退”,被迫“遠離魔都”。他們把產品賣到上海以外的城市,或者下沉市場的日化店和超市。
直到今天,許多國貨品牌的主要銷售渠道,仍然是下沉市場的鄉鎮集市和夫妻老婆店。顯然,廣州美妝沒有抓住國貨大撤退的浪潮,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中小企業和代工廠為主,占據數量優勢,但大而不強。
不過,近年來廣州加快了追趕步伐。
今年2月,廣州發布《關于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從研發、檢測、智造和品牌發力,推動廣州美妝高質量發展。按照《意見》,2025年廣州美妝產值將達到1500億元左右,年入百億企業2-3家,超50億企業5家,知名品牌5個以上。
不少美妝人士認為,新銳品牌崛起,以及美妝出海,或將通過需求拉動產業鏈上下游轉型升級。曹東智在廣州做了18年化妝品,認為改變現狀需要投入和冒險精神,而工廠最關心的就是生產安全和成本控制,因此需要品牌作為溝通橋梁。
“這么多年來,我們眼看各大電商平臺都想撬動工廠資源,幫助他們轉型做品牌,但實際能成功的并不多,不是所有工廠都能跟上平臺節奏和市場需求?!彼f,如果硬生生地把“廠貨”和“用戶”拉在一起,只能導致更低質量的產品大量流向市場。
一位資深美妝人士告訴億邦動力,他的一款美妝爆款,在直播間賣了10萬單?!坝蓄^部主播看上了,想讓我把生產成本降到原來的1/3,還要維持50%的銷售傭金?!彼f,如果這樣做了,10萬單至少可以賺上百萬,但考慮到品牌口碑,他最終拒絕了。
近年來,原本扎堆在廣州白云區的美妝工廠,一部分陸續遷往花都、從化以及廣州周邊的清遠、珠海等城市,一部分遷往人力和地價更低的內陸腹地或東南亞。而附加價值更高的上游研發和下游品牌零售等環節,仍留在核心區域。
今年8月,逸仙電商(完美日記母公司)與科絲美詩(全球化妝品ODM龍頭企業)在廣州從化區合資建廠,投資額超過6億元,成為逸仙電商旗下首座美妝工廠,也是科絲美詩全球規模最大工廠。據稱,新工廠將實現生產、物流等方面的自動化,生產用水、車間潔凈和監測項目均遠超國家標準。
隨著城市向外發展,上?;瘖y品的高端制造、產品研發、品牌營銷等留在上海,原料、加工、包材等向長三角轉移。我們預判,廣州美妝產業帶或將形成類似格局,核心區域集中力量搞研發和品牌,而生產企業也將受益于產業升級帶來的新紅利。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