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美 詩意安居
——以“雙集中”發展為切入點推動新型城鎮化的黃岡探索
23歲的王旭沒想到,去年因做一個營銷策劃案,邂逅了改造后的黃州學生街,讓他一見傾心,毅然決定從大武漢重回黃州小城,從打工人變身黃州冒烤鴨店的“合伙人”。
在北方生活了30多年的宋彥龍沒想到,因鄂州花湖機場順豐轉運中心投用,他從北京調到鄂州工作,看中黃岡優質教育及購房落戶等一攬子政策,果斷在黃岡市臨空經濟區購房落戶。宋彥龍一家四口成為黃岡市的新市民。
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對標湖北“五個以”實踐路徑,把以城鎮和產業“雙集中”發展為切入點推動新型城鎮化,作為強縣工程和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解決人口不集中、城鎮不緊湊、產業不集聚等問題,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流、農業人口轉移、外來人口進城落戶。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全省第1位,農業產值增速全省第2位,規上工業增速全省第3位;全市完成購房獎補兌現1.1萬套,8100戶農民進城安居樂業。
大美黃岡,正在演繹一場人、產、城“三向奔赴”的小城故事。
政策大紅利 市民“小確幸”
中午下班后,黃梅縣人民醫院兒科王護士,順道來到錦晨黃梅天地小區,看看正在裝修的新房。
“有好政策,才有了縣城的新家?!崩霞以邳S梅縣鄉鎮的王護士說,她今年2月購買了新房,獲得醫護人員、二孩兩項政策獎補資金共11萬元,計劃明年初搬進新房居住,好讓大寶上附近的八角亭中學。
作為全省“雙集中”和就地城鎮化試點的黃梅縣,針對進城農民,制定“進城后三權不變”“公積金支持”等政策,針對產業工人、返鄉人員,制定免費技能培訓、創業貸款等政策,形成“1+5”政策包,教師、醫護、多孩家庭可疊加享受,最高補貼達27萬元。今年元月以來,帶動商品房銷售1429套,其中80%是進城農民和外出返鄉人員購買。
典型引路,全市各地結合實際,對進城農民、教師、醫務人員、引進人才等特定人群,確定每套獎補標準6萬元起步,可與多孩家庭等政策疊加。同時,加強房地聯動,鼓勵優質房企拿地,創新供給產品。
黃岡市臨空經濟區針對不同群體,精準出臺《小微服務補貼管理辦法》《促進順豐公司員工落戶黃岡支持政策清單》等個性化政策,成功引入近30家商戶,引導121名順豐高管購房落戶黃岡、34名家屬在黃就業、10名子女在黃就學。
政策支持激活就地城鎮化需求。一季度,全市共摸排購房需求3.8萬人,其中,農民群體約3萬人、占比78%,帶動市場主體拿地29宗、1400多畝,成交總價21.39億元。
“政策大紅利,給我們新市民帶來小確幸?!表権S員工劉林說,黃岡臨空經濟區的新房正在裝修,準備今年秋季入住,孩子能就近上學。
城市大更新 升騰“煙火氣”
在黃岡市區,圍繞武鄂黃黃同城化,按照“通道—組團—功能—產業”的邏輯,科技城、文旅城、空港城“三城”建設日新月異,城市能級不斷提升,“人—產—城”相結合的宜居之地、產業高地、城市新地呼之欲出。
依托黃岡中學品牌效應,引進央企投資43億元,在鄂黃大橋橋東片區形成優質資源集聚區,著力打造黃鄂百萬人口城市新中心。
今秋,黃岡第二中學園區一期項目將開學迎新,并面向全國招生。整個項目預計2025年全面建成,共可容納2.1萬名學生。
同時,在該片區謀劃建設1所小學、2所幼兒園,滿足從學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完整的基礎教育階段入學需求。
我市以黃岡中學為代表的基礎教育聞名全國。調查發現,進城人口中教育引導型占比41%。全市計劃兩年內,將11所鄉鎮高中搬遷進城,縣(市)城區新增學位5萬個以上,預計拉動人口集聚7.5萬人。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全市各地對照綠色低碳標準,開展城市大體檢,按照民生、功能、風貌、產業“四位一體”思路,推進“四區聯動”城市大更新,共創和美小區,建設完整社區、打造特色街區、更新城市片區,系統提升縣城功能和品質。
黃州學生街,從一個“擁擠亂破”的舊街區,蝶變為“青春態、 煙火氣、文化味”的青年友好型街區,服務數百個攤位,安置近千名青年就業。
黃梅小南街重拾“梅城記憶”,成為全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城區示范點;麻城肉糕巷演繹一條老街的新活法……
功能集成、產業集中、人口聚集、要素集約,既留得住身體,更容得下靈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黃岡縣城詩意安居。
產業新高地 心安“幸福里”
在湖北鼎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卷艾條車間,50歲的劉波娟熟練地拿起艾草,一番鋪碾滾壓,一根艾條包裝完成。
劉波娟是蘄春縣彭思鎮五岳村人。幾年前,她家12畝山地流轉給村里統一種植蘄艾,她應聘到20多公里外的縣城鼎艾公司上班,成為一名蘄艾產業工人,每天有車接送,三餐免費,一個月拿4000多元工資。
“馬上搬到縣城新家住,到公司上班,騎電動車僅10來分鐘?!眲⒉ň暾f,去年,孩子大學畢業后回縣城工作,受益于購房落戶補貼政策,在縣城買了新房,一家三口將搬進新家。
在蘄春,蘄艾產業鏈上企業達3000余家。蘄艾產業產值達128億元,帶動30萬人就業創業。
和蘄艾一樣,全市各地以供應鏈建設促進農業現代化。浠水雞蛋、麻城菊花等特色農產品供應鏈總產值過百億元。大力引進龍頭企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全市新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508家,新增流轉面積120萬畝,讓更多農民有意愿、有條件進城。
堅持一二三產業聯動,加快以產聚人興城。全市推進縣城“五個一”建設,即一個標準化開發區、一個農產品加工園、一個物流園、一個交易市場、一個游客中心。每個縣聚焦2個左右強縣產業,建設專業園區、出臺專項政策、完善專項配套,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以供應鏈重塑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麻城加快搭建“金石鏈”供應鏈平臺,推動石材全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石材產業工人5萬余人,其中云貴川等外地的2萬多人。搭建黃梅華紡鏈、武穴建材鏈、紅安泛家居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在黃岡市區,依托武漢光谷,對接花湖機場,培育光電子信息材料、生命健康、空港經濟等新興產業,新導入鏈上項目36個,聚企成鏈、聚鏈成群,新增城鎮就業人口8000多人。
今年一季度,黃岡GDP同比增長7.2%,居全省第2位;在35個核算基礎指標中,黃岡八成以上基礎指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宜居、宜業、宜游、宜教、宜養。
小城大美,心安黃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