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編-互聯魚
我們都知道,臺積電在芯片代工的江湖里是個響當當的大佬,但如今來看,聯華電子也不想做省油的燈了。一直以來,這家芯片代工巨頭似乎一直在臺積電的陰影下苦苦掙扎,如今的目標不僅僅是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這背后的野心和策略,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從技術市占率來看,聯電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場上確實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那些成熟技術的芯片生產上,聯電的表現還算可以。但是要想跟臺積電這樣的大佬競爭,光靠這些顯然不夠。
于是聯電此前就在福建廈門共同投資建立了廈門聯芯,這本是個合作共贏的好棋,可是棋盤上的風云變幻,總是出人意料。廈門聯芯自打開始投產,就一直虧損,虧得連底褲都快保不住了。
但是到了2022年這家公司突然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扭虧為盈,凈利潤高達6.44億元,所以在聯電眼里這一翻身仗打得漂亮,也讓其“母公司”看到了新的希望。
于是就在廈門聯芯準備大展宏圖的時候,聯電總公司卻開始了一系列讓人目瞪口呆的操作。根據之前的協議,聯電此后逐步開始回收自己在廈門聯芯的股份。
所以個人認為這背后是另有深意的。眾所周知芯片產業是個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在核心技術方面如果沒有壓倒性的優勢,就得永遠跟在別人屁股后面吃灰。聯電和臺積電的案例再恰當不過了。別看聯電一直以來在芯片市場慢慢混得風生水起了,但真正的競爭早已暗流涌動。
從數據方面來看,聯華電子2023年全年利潤是19.57億美元,約合140億人民幣,這在整個芯片市場中不是個小數目了;但臺積電同年的凈利潤是多少?說出來的確有些恐怖,2023年全年利潤是269億美元,約合1900億元。
相差百倍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而且聯電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也遠遠落后于臺積電。再說了,聯電想要復制臺積電的成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臺積電之所以能成為芯片代工的領頭羊,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技術先進,更重要的是它的客戶群體。蘋果、高通、英偉達這些大客戶,還有AI領域、汽車領域的高端芯片都離不開臺積電的代工制造,并且已經形成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正是因為如此,野心顯而易見的聯電要想“黑吃黑”,難度可不小,而且不僅是需要時間,需要戰略眼光,更關鍵是需要技術。
而臺積電在成熟芯片領域的布局已經在推進,比如在日本熊本的兩座代工廠,一廠已經在2024年2月份建成,二廠也已開工,節奏明顯比聯電快。
不過聯電也不是沒有機會。隨著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芯片產業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如果能抓住這些新機遇,聯電或許能在細分市場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當然聯華電子和臺積電的案例只是全球芯片技術競賽中的冰山一角,但這意味著芯片“自衛戰”已經悄悄打響了。而對于我們的芯片產業來說,面對這樣的對手絕不能掉以輕心。
對于那些想要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的“外來者”,咱們的態度應該是開放合作,但也要有備無患,確保本土芯片企業的長期利益不受損害。
對此您有什么想說的,記得分享,寫下您的觀點!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