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大暑吃什么傳統食物 1.吃仙草 2.喝姜茶 3.喝老鴨湯 4.喝暑羊 5.吃荔枝 6.吃雞 7.煎青草豆腐 8.喝老冬瓜鮮荷葉湯
每年公歷7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為“大暑”節氣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后一個節氣。那么大暑吃什么傳統食物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大暑吃什么傳統食物
1.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
2.喝姜茶
曬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調蛋是臺州人大暑當日的食俗,因為姜汁能夠去除體內的濕氣,因此歷代傳承了下來。臺灣人民則十分流行在大暑這一天吃仙草與鳳梨,傳說這個時間的鳳梨最為好吃,仙草也是當地著名的小吃,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3.喝老鴨湯
中南地區苦夏難捱,經常是大汗淋漓,所以這里的人們信奉大暑的時候要吃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老鴨無疑是最佳的補品。老鴨長時間生活在水里,性質偏涼,有滋養五臟陽氣的作用,可以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有句諺語是“大暑老鴨賽補藥”,說的就是夏天喝老鴨湯的養生功效。
4.喝暑羊
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棗莊吃伏羊的習慣,與當地的農事、氣候有關。
5.吃荔枝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嘗。這時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于是,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
6.吃雞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雞的習慣。民間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補益作用。做雞時加入適量生姜,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到去濕強身的作用。
7.煎青草豆腐
溫州大暑習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與菊花、金銀花等中草藥煎制成豆腐形狀、冷卻后即可食之,清涼解毒,生津止渴。過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8.喝老冬瓜鮮荷葉湯
在廣東尤其在珠三角一帶每逢大暑當日或暑熱天氣,幾乎家家戶戶都煲消暑湯。老冬瓜鮮荷葉解暑湯是廣東民間傳統的消暑飲食湯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鮮荷葉和赤小豆組成。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大暑吃什么傳統食物相關內容,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暑吃什么傳統食物 大暑節氣吃什么
每年公歷7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為“大暑”節氣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后一個節氣。那么大暑吃什么傳統食物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大暑吃什么傳統食物1.吃仙草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2.喝姜茶曬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調蛋是臺州人大暑當日的食俗,因為姜汁能夠去除體內的濕氣,
小暑吃什么傳統食物 小暑傳統食物有哪些
小暑節氣到來,也預示著進入夏季中最為炎熱的一階段。人們要做好防暑工作,在飲食方面多下點功夫,注意防暑。那么小暑吃什么傳統食物呢?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小暑吃什么傳統食物1.餃子伏天民諺有“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2.三寶“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大寒吃什么傳統食物 大寒節氣吃什么
大寒是全年最后一個節氣,此時已近年關,各地民間多陸續開始準備年貨,也有不少人在此期間進補,或吃一些應景的傳統美食。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大寒吃什么傳統食物。大寒吃什么傳統食物1.年糕大寒吃“消寒糕”的習俗在北京由來已久。大寒最寒冷的季節是陰邪最盛之時,此時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粘硬生冷,要多攝取一些溫熱食物,以此抗寒、保養陽氣。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