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大暑習俗 1.食鳳梨 2.吃米糟 3.送大暑船 4.賞荷花 5.吃仙草 6.喝暑羊 7.暑月游船 8.飲伏茶 9.曬伏姜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這時正值中伏前后,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來了。那么大暑習俗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暑習俗
1.食鳳梨
大暑期間,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2.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還有吃米糟的習俗。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據說可以“大補元氣”。
3.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臺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4.賞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稱“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傳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間有賞荷花的習俗。江蘇常熟、通州、吳縣等地,是著名的觀荷之處,觀荷納涼,游船眾多,景象頗為壯觀。
5.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6.喝暑羊
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7.暑月游船
大暑時期,古人絕不是獨守在家里,做“宅男”“宅女”,相反,倒把這樣的酷暑時節當節日來過。“暑月游船”是當時的民俗之一。舊時每至六月,士女云集。
8.飲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費供應伏茶時間一般從農歷六月初到八月末。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個習俗,就是村里人會在村口的涼亭里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
9.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于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后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關于大暑習俗的相關內容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今天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暑習俗 大暑民間有哪些習俗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這時正值中伏前后,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來了。那么大暑習俗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大暑習俗1.食鳳梨大暑期間,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2.吃米糟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還有吃米糟的習俗。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
大暑是幾月幾日 大暑節氣的傳統習俗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在我國華南以北的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如蘇、浙、贛等一帶處于炎熱少雨季節,滴雨似黃金,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的民諺。那么大暑是幾月幾日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大暑是幾月幾日每年公歷7月22日或23日。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最后一個節氣。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公歷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
盤點大暑節氣的15個習俗 這些習俗你聽說過嗎
今天小編為你盤點大暑的習俗:吃仙草、飲伏茶、貼三伏貼、喝暑羊這些習俗你聽說過嗎?8、吃鳳梨大暑期間,我國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13、煎青草豆腐大暑節氣來臨,溫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習俗。14、吃米糟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